您的位置:股票站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盘江股份:贵州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5 19:16:24

贵州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5 号——交易与关联交易》的要求,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过查验贵州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资料,审阅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在内的财务公司定期财务报告,对财务公司的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现将有关风险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财务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5 月 3 日,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合法持有《金融许可证》并持续有效经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公司与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其中: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出资 5.50 亿元,持股 55%;本公司出资 4.50 亿元,持股 4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20190067726228Q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176H252010001
法定代表人:方德亚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住 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 95 号
经营范围: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办理成员单位贷款;办理成员单位票据贴现;办理成员单位资金结算与收付;提供成员单位委托贷款、债券承销、非融资性保函、财务顾问、信用鉴证及咨询代理业务;从事同业拆借;办理成员单位票据承兑。

二、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控制环境
财务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由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和专业部门组成的风险防控体系,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并明确规定董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三个专业委员会,并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董事担任委员,对提升董事会在重大风险管理、内部监督审计及薪酬激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务公司按照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互相制衡的原则建立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互相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管理运作规范,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财务公司组织结构图如下:

(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财务公司目前组织架构完整,资源配备合理,能够有效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确保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稳健运行。
财务公司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办法》《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风险指标监测与预警管理办法》《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声誉风险管理办法》《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实施细则》等风险合规管理制度 40项,各项制度均能有效执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和监督工作,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年度风险偏好和风
险限额方案,2024 年风险管理委员会共召开会议 3 次,审议事项 7 项。
除此之外,其管理层下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建立起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和审计工作部风险管理三道防线。财务公司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授权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全面的授权体系,并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实施动态调整的差异化管理。
(三)控制活动
1.资金业务控制
一是财务公司制定了资金、结算方面管理制度 10 项,规范各项资金、结算业务开展;二是财务公司每日统计资金头寸,定期收集成员单位的资金收付计划和融资计划等各类资金流动信息,预测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缺口,以确定流动性适宜度,及时识别和防范流动性风险;三是财务公司审慎选择资金存放银行,严格管理存放同业操作程序,确保同业存放业务风险可控;四是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确保在重度压力情景下,可及时补充资金来源,降低流动性风险防控压力;五是完善流动性指标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流动性指标进行监测预警,合理安排贷款投放时间和期限;
六是积极落实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司库体系,实现资金的集约、高效、安全管理。
2.信贷业务控制
一是持续修订完善信贷业务制度规范,截至 2024 年末共制定了 15
项信贷业务管理类制度规范,业务制度和流程完备;二是严格执行审贷分离,业务发展部负责授信业务的调查和贷后管理,风险管理部负责授信业务执行情况检查,信贷审查委员会对评级授信进行集体决策,2024 年组织召开信贷审查委员会会议 16 次,审查项目 88 个,通过信贷审查委员会集体决策,提高信贷业务决策水平,防范信用风险;三是在具体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先评级授信后用信”的原则;四是强化贷后管理,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定期搜集财务报表和数据,做好贷后监督检查工作;五是按季度进行资产风险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计提准备,控制信用风险;六是定期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根据压力测试情况,强化信用风险防控。
3.信息系统控制
财务公司信息科技工作以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保障业务系统正常运行和增强网络安全防护为主要工作目标,持续加大信息系统建设,促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一是成立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发挥信息科技对业务运营的支撑作用;二是持续完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和信息安全体系,从管理制度、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进行安全防控;三是信息技术部门对操作人员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授权,遵循“统一管理、分级授权、一岗一权、权责分明、严格监督”和“必须知道、最小授权”的原则,运用用户口令、证书、加密等技术措施保障系统安全;四是组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充分挖掘和
暴露系统的弱点,预知系统可能会面临的威胁,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五是开展等保测评工作,确保信息系统达到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止恶意攻击、数据泄露和信息破坏等事件造成的损害;六是定期开展对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评价,评估外包商服务水平,有效防控信息科技外包风险;七是对信息科技战略规划进行分解,评价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实施效果,提高信息科技建设。整体来看,财务公司信息科技系统运转良好,至今未发生重大网络故障和信息科技风险案件。
4.内审稽核控制
董事会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核内部审计重要制度和报告,审批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指导、考核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2024 年,审计委员会共召开会议 3 次,审议事项 9 项。内审职能部门按照年度内部审计计划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形成审计报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对问题整改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四)风险管理总体评价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完善,执行有效。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规定,开业至今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未发生不良资产及不良贷款,整体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三、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及风险管理情况
(一)经营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2023 年 2024 年
资产总额 276,831 455,649
所有者权益总额 58,045 109,756
吸收成员单位存款余额 217,544 344,287

营业总收入 8,735 10,487
利润总额 5,218 6,861
净利润 3,905 5,141
备注:上述资产总额中不包含委托贷款。
(二)管理情况
财务公司本着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的宗旨,坚持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以及相关批准文件框架内开展各项业务,不断优化与完善内部管理与操作流程,审慎开展相关业务。
2024 年 8 月财务公司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就“流
动资金贷款业务抵质押权利未落实”事项的处罚通知(贵金罚决字〔2024〕45 号),罚款人民币 30 万元,并对财务公司时任总经理予以警告处罚。截至报告日,财务公司已进行整改并提前收回贷款,未形成损失。财务公司将强化法务与业务融合,严守合规经营底线,确保各项业务合规健康发展。
除上述处罚之外,财务公司不存在其他因违法违规被处罚的情形。此次行政处罚对财务公司的经营资质、业务没有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财务公司各项监管指标合规、资金流动性安全,不影响财务公司自身经营及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开展。
(三)财务公司监管指标
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财务公司的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监管指标执行情况表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2023 年 2024 年
1 资本充足率 ≥10% 29.47% 33.10%
2 不良资产率 ≤4% 0.00% 0.00%
3 不良贷款率 ≤5% 0.00% 0.00%
4 贷款拨备率 ≥1.5% 6.6% 5.65%
5 拨备覆盖率 ≥150% +∞ +∞
6 拆入资金比率 ≤100% 0 0
7 担保比率 ≤100% - 22.95%
8 监 流动性比率 ≥25% 48.29% 72.99%
9 控 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实收资本) ≤80% 63.29% 50.18%

10 标 票据承兑余额/存放同业余额 ≤300% 6.69% 12.13%
11 承兑汇票保证金余额/存款总额 ≤10% 0.11% 0.37%
12 集团外负债总额/资本净额 ≤100% 0.00% 0.00%
13 票据承兑余额/资产总额 ≤15% 2.4% 6.55%
14 (票据承兑余额+转贴现余额)/资本净额 ≤100% 36.33% 36.18%
15 投资总额/资本净额 ≤70% 0.00%

盘江股份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股票站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