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远信科: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5 20:41:51
证券代码:831961 证券简称:创远信科 公告编号:2025-015
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截
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以下简称:基准日)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
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公司及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具体如下表: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100.00%;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生产流程及成本控制、对外投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对外担保管理、研发、
对子公司管控以及信息披露;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资金营运和管理、采购与付款管理、销售与收款管理、生产流程及成本控制、资产运行和管理。
1、组织架构
公司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公司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管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2、人力资源
公司制定了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员工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员工招聘及入离职管理办法》、《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专利申请奖励制度》、《关于引进、激励人才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内部制度,在保障了员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福利,促进团队建设,增强公司认同度。
同时,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素质,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公司还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针对不同岗位展开多种形式的后续培训教育,使员工们都能胜任其工作岗位。
3、社会责任
公司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公司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履行着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实践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4、企业文化
本公司秉承“卓越、奋斗、沟通,愉快”的企业文化,遵循“诚信、公正、尊重、团结”的企业价值观,以“客户第一、颠覆创新”为企业使命。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的成长和进步创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为员工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力求员工的价值和企业的价值同步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相互促进。公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创办了企业微信公众号等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载体,每年进行“优秀员工”、“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选活动,同时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和团建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5、资金活动
公司为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行为,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提高资金效益,防范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制定了《费用报销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
上述制度规范了货币资金的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现金的使用、保管与盘点制度、印鉴保管和使用制度、票据保管和使用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预算管理制度。
6、采购业务
为了有效的管控物料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保证物料供应,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
上述制度规范了公司采购与付款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操作流程,对职责分工和授权审批,供应商管理、采购计划、采购申请、询价比价、采购合同签订与执行、采购验收、让步接收和退货、采购结算等内容进行了细化。本制度涵盖了采购和付款业务的主要环节,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也避免了采购舞弊的事情发生。
公司的采购业务各环节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供应商选择、管理程序实施有效。采购计划合理,采购申请记录真实完整,采购各环节审批流程执行到位。采购预算得到了合理控制。
7、资产管理
公司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规定》、《IT 设备管理规定》、《IT 设备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上述规章制度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申购、购置、验收、使用和维护,调拨、闲置管理,及固定资产处置。公司固定资产的采购询价和采购岗位相分离。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盘点,在盘点过程中不仅核对固定资产的帐实相符情况,还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养维护情况均进行检查核实,对盘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8、销售业务
为了加强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预防销售与收款过程
中的各种弊端,提高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质量,公司制定了《销售管理规定》、《产品销售服务规范流程管理规定》、《销售部货款回收管理规定》、《销售部合同评审及制作流程》、《销售部出差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
上述制度规范了销售业务的主要环节,明确了各岗位职责与授权审批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分离,并涵盖了销售计划、客户信用管理、价格管理、合同管理、销售发货及收入确认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相关事项。
公司销售流程中相关岗位职责明确,各级审批流程执行基本到位,销售计划制定合理,客户信用管理规范,价格管理和合同管理程序有效,销售收入记录真实,应收款管理良好,售后服务到位,销售业务各环节规范有序,促进了销售目标和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9、生产流程及成本控制
(1)生产和质量管理
公司制定了《生产管理制度》、《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规定》、《生产工艺流程》等规章制度,上述制度规范了生产岗位责任权限,车间标准生产流程和安全生产流程,规定了生产计划的制定、下达和安排,并将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等目标纳入了绩效考核目标。对于不合格品的控制也做了严格的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2)成本费用管理
公司制定了《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
《费用报销规范》等规章制度,上述制度规范了生产流程的标准化,规范了组装的流程,减少了浪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始终贯彻执行公司成本控制目标,加强对生产原材料的使用和控制,确保在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10、对外投资管理
公司制定了《董事会议事规则》、《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实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对投资项目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管理、收益、投资处置等环节的管理较强。公司没有严重偏离公司投资政策和程序的行为。
11、关联交易管理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公司制定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规范了关联交易的范围、关联交易的决策流程、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等。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能够按照上述文件相关规定,执行关联交易的审批程序,相应回避表决人员均回避参与表决,保证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订立的关联交易合同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12、对外担保管理
公司制定了《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规范了对外担保的审批权
限、对外担保的审批流程、对外担保的合同管理、对外担保的信息披露等。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为上海创远基石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事项严格按照《对外担保管理制度》执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13、研发
公司制定了《研发管理规定》、《研发立项流程规定》、《研发项目及研发文档及产品命名规范规定》、《研发阶段评审流程规定》、《研发产品定型(升级)验收测试流程规定》、《研发产品定型(升级)验收测试流程规定》等规章制度。
公司重视研发工作,根据发展战略,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要求,科学制定研发计划,强化研发全过程管理,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有效利用,不断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研发立项、研发过程控制、验收等各环节的管控。同时重点关注研发支出的内控管理,不断完善研发支出的范围、标准、审批程序、资本化的起始时点及依据等控制流程。
14、对子公司的管控
公司制定了《子公司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了对子公司的管控。
公司总部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在实际经营中对子公司采用管理控制、资源协调、风险控制等方式,对子公司实现有效控制,使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达到最佳运作效率从而实现战略目标的管理体系。
15、信息披露管理
公司制定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了信息披露的管理、范围和内容、程序、方式和媒体,与投资者关系的维护管理及保密要求等。
公司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流程,由董事会办公室具体负责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公司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所有应当披露的信息均通过北京证券交易所
(www.bse.cn)公告,并遵循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原则,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公平的获取相关信息。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
作。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重大缺陷: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情形。
重要缺陷: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缺陷且不能合理保证编制的财务报表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