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银行:2025年一季度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1 18:19:51
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Jiangsu Jiangyi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股票代码:002807)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5-015
2025 年 4 月
重要提示
一、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本行于 2025 年 4 月 18 日召开了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第八届
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应出席董事 13 名,实到董事 13 名。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进行表决审议通过了关于本行《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三、本行董事长宋萍、行长倪庆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安国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常惠娟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本行本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五、本行一季度报告除特别注明外,均以千元为单位,可能因四舍五入而存在尾差。
第一节 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 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总收入 1,126,513 1,062,718 6.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7,469 349,695 2.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的净利润 354,618 336,516 5.3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02,717 -4,630,014 160.5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452 0.1479 -1.8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452 0.1406 3.2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91% 2.09% 下降 0.18 个百分点
项 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 207,058,078 200,232,115 3.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18,870,525 18,589,690 1.51%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 2,461,392,789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元) 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 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0.1452
注:“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准指引(2019年修订)》规定口径计算,以“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为基数(包括回购股份)进行计算,与利润表中每股收益计算口径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形。
2、本行业务情况分析
本行深入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一季度整体经营运行稳中有进、质效齐升,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呈现
出“开局稳、转型实、质效优”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营发展开局良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一是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紧盯货款回笼和利润分配旺季,本行通过深化客户经营、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一季度末,本行存款总额达
1618.08 亿元,较年初增幅 6.57%,贷款总额达 1296.05 亿元,较年初增幅 4.41%。二是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在利率下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本行通过结构优化、精细管理和成本控制,保持了良好的盈利增长态势。
一季度,本行营业收入达 11.27 亿元,同比增长 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7 亿元,同比增长
2.22%。三是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截至一季度末,本行不良贷款率 0.86%,与年初持平,另外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 0.19 个百分点,风险控制有力有效。
(二)转型发展纵深推进,创新动能持续释放。一是网点转型提质提效。围绕“十百千”工程,深化推进网点差异化转型。公司板块,积极探索“金融+N”共建模式,深度融入多元场景,全面提升服务温度与客户粘性;普惠板块,筹建科创金融中心,突出培育初创企业、服务首贷户、打造强团队以及构建科创链圈目标定位;零售板块,初步构建以四大主题网点、三大财富中心为支撑的特色化运营体系。二是科技赋能成果持续涌现。数字赋能智慧营销、智慧风控、智慧信贷等场景全面落地,全面推行对公和对私“三台六岗”授调模式,有效提升风控质效与业务协同效率,在 2024 年度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信息科技监管评级中,我行荣获“2C”评级,位居全省农商行首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三是零售转型动能加速释放。场景上,深入拓展智慧校园场景,搭建“智慧文旅”系统,推进工会市民、家政、数币及线上贷款场景建设;产品上,在稳健运营自营产品基础上,遴选多元外部产品引入,满足不同客户投资需求;机制上,加快财富业务专业化升级,构建“产品+团队+机制”一体化运营体系,提升资产运营能力。
(三)精细化管理持续强化,经营韧性持续增强。一是营销体系精准发力。聚焦“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以精准化的营销、专业化的服务,做深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二是经营管理深耕细作。聚力“控成本、提效益、优结构”,强化绩效驱动、资源统筹与成本约束,资产端严控投向结构与收益水平,负债端着力压降成本、优化结构,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前提下,
实现稳健创效、提质增效。2025 年一季度存款付息率为 1.61%,较上年末下降 24 个 BP。三是风险治理协同
提升。坚持审慎稳健的风控导向,健全全流程风控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监测与动态预警,完善跨条线协同处置机制,夯实信贷资产质量“压舱石”。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 本报告期金额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66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
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 3,362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415
减:所得税影响额 962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30
合计 2,851
注: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 年修订)规定计
算。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本行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本行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
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 2025年3月31日 2024年12月31日 比年初增减 主要原因
拆出资金 303,767 224,138 35.53%主要系当期资产结构调整所致
衍生金融资产 546,280 782,203 -30.16%主要系当期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