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湖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1 21:40:25
公司代码:600866 公司简称:星湖科技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现有总股本1,661,472,616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3.80元(含税),现金红利分配总额为63,135.96万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6.94%,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年度。公司本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若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上述分配预案已经2025年4月20日召开的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星湖科技 600866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凯甲 -
联系地址 广东省肇庆市工农北路67号 -
电话 0758-2237526 -
传真 0758-2239449 -
电子信箱 zhangkj@starlake.com.cn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所处行业为生物发酵行业,主要产品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氨基酸、调味品、有机肥、医药中间体等产品。产品涵盖动物营养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食品添加剂(如核苷酸、味精)、植物营养有机肥、医药中间体(如肌苷)等,下游覆盖食品加工、饲料、医药等多个应用领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归类为“生物制造产业”。
(1)行业政策情况
2023 年 4 月 12 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减少
豆粕使用的具体目标与路径。根据该计划,在保证畜禽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目标是在 2025 年前将
饲料中豆粕的比例从 2022 年的 14.5%降至 13%以下,力争每年降低 0.5 个百分点。低蛋白日粮技术的
应用,通过采用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工艺,配合使用合成氨基酸、酶制剂等高效饲料添加剂,能够降低猪禽等配合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需求,减少饲料蛋白消耗,有效提高饲料蛋白利用效率。因此,采用低蛋白日粮技术和高效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饲料类小品种氨基酸的需求将显著增加,这为公司所在的生物发酵行业的成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所在行业的情况
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球氨基酸市场呈扩张趋势。据 lmarc Group 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氨基酸产量突破 1100
万吨,2016-2023 年复合增长率达 8.9%,预计 2027 年将达 1380 万吨;2023 年行业市场规模接近 300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接近 400 亿美元,2023-2027 年复合增长率达 7.6%。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
据,国内饲料产量稳步增长,从 2013 年的 1.9 亿吨增至 2023 年的 3.2 亿吨,复合增长率为 5.2%,饲
用氨基酸产量复合增长率高达 12.7%,远超饲料产量及维生素产量复合增速,为氨基酸市场打开广阔需求空间。
②驱动因素多元
饲料需求增长是推动氨基酸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养殖企业为提升畜禽养殖质量、节约饲料成本,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的需求持续增加,尤其在豆粕价格上涨时,添加氨基酸可减少冗余蛋白原料的消耗。产业政策推动豆粕减量替代,中国自 2018 年开启相关工作,2021 年以来陆续推出方案,若豆粕在饲料消耗中占比下降,将带来氨基酸需求缺口。全球份额向中国集中,中国饲用氨基酸产量全球占
比从 2015 年的 40%升至 2023 年的 70%,出口量高增长,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2023 年中国赖氨酸
(含赖氨酸盐及酯)、苏氨酸净出口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7.8%和 10.5%。
③细分产品差异
赖氨酸是使用量最大的饲用氨基酸。根据博亚和讯报告显示,全球产量(按 98%纯度计算)由 2010
年的 142 万吨增长为 2023 年的 346 万吨,复合增长率达 7.1%。经过多次行业整合,竞争格局逐渐明
朗化,截至 2024 年底,国内十二家主要企业合计产能达 442 万吨(不折算为 98%纯度),行业前三总
量为 52.1%。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度,中国赖氨酸(含赖氨酸盐及酯)出口总量 111.9 万吨,同比增长超 16%。
苏氨酸是第三大饲用氨基酸。根据博亚和讯报告显示,全球产量从 2010 年的 22 万吨增至 2023 年
的 95 万吨,复合增长率达 12.1%。行业集中度高。自 2023 年下半年起采取搭配销售策略,产品价格
持续走强。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度,中国苏氨酸出口总量 71.8 万吨,同比增长超 26%。
④未来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氨基酸市场有望在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需求增长的驱动下继续扩张。技术创新将持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行业整合可能进一步加剧,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
和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绿色生产技术将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是以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制造型企业,主要专注于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下游广泛涵盖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医药大健康等多个领域。
食品添加剂主要产品有:核苷酸调味品系列、味精、“和味”系列产品及功能性产品;饲料添加剂主要产品有:L-赖氨酸、L-苏氨酸、L-缬氨酸;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主要产品有:肌苷、利巴韦林、脯氨酸、鸟苷、腺苷、腺嘌呤、艾滋病药物中间体、丙肝药物中间体等;其他产品:有机肥料、生物基新材料类产品等。
公司核心产品赖氨酸、苏氨酸、味精、核苷酸的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均位居全球前列,彰显了公司在氨基酸及核苷酸产品领域的竞争力。
(4)经营模式
①采购模式
公司主营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高的是玉米和能源。原材料玉米的采购模式主要包括向农户和玉米贸易商直接采购、代收代储采购、远期订单等方式;能源采购主要为煤炭和电力。采购的辅材主要为液氨、液碱、硫酸、盐酸、硝酸、纯碱。
②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销、以销促产的经营模式,年初公司各生产基地根据各生产线的实际生产情况,并结合现有生产线的设备能力、工艺技术水平、成本控制水平、次年新建项目进度、技术改造计划、维修计划等因素,制定年度的计划产量,并计算出各原辅料、包材、能源等的消耗。公司财务管理部据此编制全年的预算报表,公司管理层根据市场定位及期望目标修改预算,形成年度经营计划,同时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价格等情况进行评估,适时调整生产计划,力争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环节控制精细化以及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
③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以直销为核心的市场拓展体系,聚焦产业端企业级客户深度服务,通过构建垂直化销售网络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价值。公司配备专业的方案解决销售服务团队,直接对接终端制造企业需求,通过直销模式深化,公司形成“需求直通研发、服务直达现场”的销售运营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无重大变化。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2023年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增减(%) 调整后 调整前
总资产 14,549,680,784.75 14,384,585,770.83 1.15 15,999,509,867.33 15,998,453,426.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7,876,583,459.20 7,561,695,028.71 4.16 6,880,947,945.18 6,880,841,104.00
营业收入 17,334,410,110.65 17,373,727,883.30 -0.23 17,486,316,704.24 17,486,316,704.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43,152,837.96 677,954,270.50 39.12 608,326,061.03 608,326,061.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142,104,703.83 727,114,624.27 57.07 117,132,803.66 117,132,803.66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97,755,695.90 2,026,097,966.89 18.34 1,662,506,569.39 1,662,506,569.3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