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士达: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4 23:01:50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的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
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 2024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
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管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不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
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母公司及全部控股子公司、全资孙公司,本次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 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 100%。
公司围绕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公司各业务流程进行评价。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内部审计与监督、资金活动、财务报告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合同管理、关联方交易管理、对外担保管理、资产管理、信息披露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等。公司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资金活动、采购管理、资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报告管理和关联方交易管理等。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公司纳入评价范围的事项具体情况如下:
1、组织架构
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企业内部各级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的制度安排,确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权利制衡关系。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由 7 名董事组成,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按照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履行职责,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监督公司董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公司管理层组织实施股东会及董事会决议,负责组织领导内控体系的日常运作;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对控股或全资子公司、全资孙公司
的经营、资金、人员、财务等重大方面履行必要的监管。
2、发展战略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由董事长担任主任委员,主要负责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每年度公司战略委员会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等影响因素,分析公司自身优势与劣势,及时调整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并通过经营目标责任考核的方式分解到各业务部门,以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报告期内,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公司管理层按照董事会年初制定经营管理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市场开拓、技术产品研发、内部管理控制等方面积极改进,从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3、人力资源
公司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和战略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并优化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晋升、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等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了《员工手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员工个人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操作手册》、《供应链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内部讲师管理办法》、《员工培训课程管理办法》、《供应链计时制岗位(技工)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制度》、《科士达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制度》、《科士达研发体系员工职业发展与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等人事制度。用人方面,公司结合战略目标和各平台的人才需求,强化组织和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同时加大对核心人才的引进;绩效管理方面,公司持续完善绩效管理机制,优化方案设置与激励体系,推进内部竞聘上岗和内部提拔,提升员工积极性;员工培训方面,公司实行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部门内部定期培训和部门间不定期交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模式,营造全员学习进取的氛围。
4、企业文化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团队精神、唯才是举、人尽其用”的人才理念,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为员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开办了内容丰富的业余微课堂及兴趣协会,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通过公司图书馆、OA 学习之窗、内部期刊等方式帮助员工拓展视野,加强专业知识。
5、内部审计与监督
公司设立审计部,制定有《内部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反贪腐与举报投诉管理制度》、《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等制度,并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部负责人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由董事会任命,专职负责审计工作。审计部在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对财务及经营活动进行内部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改进和优化。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审计部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日常审计、专项审计及外部审计等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司的重大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6、资金活动
公司通过《财务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规定》、《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业务内控管理制度》、《费用报销管理制度》等制度,明确公司资金管理和结算要求,加强资金业务管理和控制。在资金管理方面,公司对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已作分离,对资金收支及保管业务建立了较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相关岗位与人员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在账户管理方面,公司严格规范银行账户开立、注销、使用等,确保银行账户管理高效安全。
《公司章程》明确了对外投资的审批权限,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也明确规定了公司对外投资的类别、投资决策权限、决策程序。报告期内,公司重大投资项目按照公司《章程》等要求履行各项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审计部每季度对重大投资事项的合规性进行审计。
7、财务报告管理
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独立、完善、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规范财务工作程序,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实施管理和控制,保证了公司财务活动有序进行。在会计核算方面,通过制定《会计核算基本制度》,建立规范的核算流程,对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环节实施了有效的控制,确保了会计凭证、核算及其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通过《财务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等制度,规范了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核、报送等程序和责任,
明确重要内部信息的披露和传递要求,确保财务信息披露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为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正确、合理的支撑信息。
8、采购管理
公司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招标管理作业规定》、《供应商开发及管理规范》、《供应商绩效考核及分级管理办法》、《采购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了请购、审批、采购、招标、验收、付款、供应商管理等环节的职责与审批权限。价格管理方面,公司审计部定期检查采购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公司引进 SRM 智慧采购管理平台并通过电子系统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不仅实现了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的目标,还显著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采购质量和供应链效率。
9、销售管理
公司对销售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流程改善,对销售过程中的前期策划、定价、收款、支付等环节的职责与审批权限进行了制度明确,合理配置有关岗位。公司已制定相应的销售管理制度,包括《海外客户订单作业管理程序》、《客户服务手册》、《客户退换货处理程序》、《客户要求管理程序》等,并通过 CRM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规范和优化了从商机报备、合同签订到订单执行、回款和服务的整个执行过程,减少沟通成本,提高了销售业务的管理效率。为防范销售风险,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的责任管控,通过严格赊销管理、将回款情况作为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指标等手段,确保公司销售货款及时回收。
10、合同管理
公司制定《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规范合同管理各环节的控制,包括合同的调查、合同的会签与审核、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补充与变更、合同的解除与纠纷处理、合同档案管理等。公司根据合同属性明确各归属管理部门,针对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有效履行,切实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通过 CRM 系统加强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履行和回款等环节的管控。
11、关联方交易管理
公司的关联交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努力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制定了《关联交易决策制度》,明确规定关联人的范围、关联方交易的审批权限和决策程序,规范与关联方的交易行为,《防范大股东及
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管理制度》亦对防范资金占用的原则、防范资金占用的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报告期内,公司对关联交易执行了相应的审议程序和回避表决要求,按规定履行决策、信息披露的义务。
12、对外担保管理
为了规范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公司制定了《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和《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管理制度》,严格规定了对外担保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有效地防范了公司对外担保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规对外担保事项。
13、资产管理
针对公司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公司制定了《资产管理及相关程序规定》,对资产的取得、验收、登记、保管、盘点、报废等环节的管理职责做出了规范及权限要求,保证资产管理的受控,规避公司资产流失风险。公司定期或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资产盘点与清查工作,财务部门组织进行半年度及年度全面资产盘点和清查,对于盘盈或盘亏的资产,相关部门及时查明原因,按公司流程进行审批及账务处理,确保资产完整、安全、账实相符。
14、信息披露管理
公司制定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