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5 20:09:43
证券代码:002797 证券简称:第一创业 公告编号:2025-019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本报告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均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李旭冬 独立董事 个人原因 刘晓华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否
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现有总股本 4,202,400,000 股为基数,向
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0.64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第一创业 股票代码 002797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 屈婳
联系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 115 号投行大厦 19 楼
电话 0755-23838868
传真 0755-23838877
电子信箱 IR@fcsc.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本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公司证券业务牌照较为齐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主要为机构客户、个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事的主要业务如下:
① 资产管理业务
母公司主要从事集合资产管理、单一资产管理和专项资产管理等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从事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等业务。
② 固定收益业务
公司固定收益业务主要分为投资交易业务和销售业务。投资交易业务是指通过固定收益及固定收益类衍生品的投资配置和做市交易、以及通过相应交易策略的开发,获取投资交易收益的业务;销售业务是指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承销、参团及销售,包括但不限于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同业存单、其他金融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等。
③ 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结构化融资、新三板推荐挂牌及相关财务顾问等业务。
④ 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
公司向客户提供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金融产品销售、股票质押式回购等多样化金融服务。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期货从事期货业务,主要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等业务。
⑤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及另类投资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资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设立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全资子公司创新资本从事另类投资业务,使用自有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⑥ 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
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主要为权益类证券投资、权益类衍生品投资以及新三板做市业务。
(2)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证券行业将持续强化功能发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提升证券公司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证券行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在鼓励做优做强的政策支持下,行业并购重组整合提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加速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证券公司将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多元化场景下的应用,以技术创新驱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
一是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证券公司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证券公司需结合股东特点、区域优势、人才储备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一方面为证券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机遇,另一方面对证券公司投行、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专业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二是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投资端,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长期化、机构化趋势。监管层面引导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机构资金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有望改善市场投资逻辑,催生更多机构业务需求。证券公司需强化机构业务布局,提升机构服务能力。在融资端,监管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引导证券公司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证券公司需聚焦重点行业打造产业投行,增强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能力和多业务协同联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延续强监管、防风险的主基调。证券行业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态势持续,监管层面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要求,细化各项业务的监管范围,提升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证券公司需持续加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落实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提升执业质量和服务质量。
四是证券行业发展加速分化,行业并购重组进程提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竞争格局逐步形成。监管层面强化证券公司的分类监管,为优质证券公司提供更广阔的资本空间和政策支持,头部证券公司依托资本实力、优势资源、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中小证券公司结合股东背景、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在细分市场精耕细作,逐步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致力于成为在细分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证券公司。
五是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对证券行业带来深远的变革,有望为证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证券行业的 AI 应用端也有望加速发展,证券公司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在客户服务、业务创新、合规风控、运营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以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全面、高效、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
(3)公司市场地位、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及业绩变化
公司特色鲜明,经营资质较为齐全,具有良好的业务发展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稳健,固定收益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等各项业务稳步发展。自北京国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以来,公司依托股东赋能与战略协同,全方位推动市场拓展与业务发展。
2024 年,公司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获得一系列荣誉。公司及子公司荣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最受市场欢迎的利率债做市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债券承销机构”、“债券业务锐意进取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称号,深交所“优秀利率债承销机构-券商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2023 年报业绩说明会优秀实践案例”、“2024 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2024 年上市公司文化建设优秀实践案例”、“2024 年度优秀研究成果”、“2024 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典型案例”,中国证券报“一年期 FOF 型金牛资管计划”,证券时报“2024中国证券业服务央企国企项目君鼎奖”、“2024 中国证券业权益资管计划君鼎奖”、“2024 中国证券业资管公益投教案例君鼎奖”、“2024中国证券业资管权益团队君鼎奖”、“2024中国证券业财富服务品牌君鼎奖”、“2024中国证券业社会责任投行君鼎奖”,上海证券报“2024上海证券报金质量奖 ESG奖”,中国基金报“券商资管英华产品示范案例(三年期 FOF)”、“2024 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 A 股价值奖”,全景网“杰出ESG 价值传播奖”,财联社“华尊奖 最佳财富管理品牌奖”,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优秀组织奖”、“优秀调研成果奖”,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 2024年度深圳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绿色金融治理典范奖”、“可持续信息披露最佳实践奖”,中国网“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等系列奖项。深圳市第一创业公益基金会荣获深圳市 2024 年度市级社会组织评估“4A级社会组织”称号。
(4)核心竞争力分析
①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经营理念
公司以“成就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梦想”为使命,以“追求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独特经营模式、业绩优良,富有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愿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具有固定收益特色优势,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驱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一流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活力;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在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上重点部署,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强化功能性发挥,不断探求深度理解客户,精准服务客户。公司持续打造“一个一创”客户管理与协同服务体系,建立战略客户服务体系,夯实投研能力,强化链接投资者和产业客户的服务能力,动态优化协同和交叉销售机制,培育协同文化,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提升组织效率和协同效能,开展综合金融新业务模式探索;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扎实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质效,积极布局科技创新领域,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强化北交所业务布局;围绕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加大人员、资源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布局金融科技,实现经营管理全面数字化转型;优化人才结构,持续加大人才梯队建设和专业能力培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
② 健康的股权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健康、稳定的股权结构使公司具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势,有利于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股比例排名前五的股东为北京国管、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涵盖国有、民营和集体所有制。2023 年北京国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股东背景,巩固了健康、稳定的股权结构,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报告期内,北京国管通过强化股东赋能与战略协同,全力支持公司发展,促进公司价值提升。
公司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健全、清晰、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层之间权责明确、运转规范、相互协调、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报告期内,公司以健全的董事履职机制、董事会运作机制、董事会创新特色实践,连续第二年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
③ 党建引领,夯实优秀的企业文化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文化传承为根基,厚植“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