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科技: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27 19:04:16
证券代码:301396 证券简称:宏景科技 公告编号:2025-065
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loryView Technology Co., Ltd.
(广州市黄埔区映日路 111 号)
2025 年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
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5 年 8 月
一、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以下简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135,369.88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实施主体 总投资金额 募集资金拟
投入金额
1 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 宏景科技 105,369.88 105,369.88
2 补充流动资金 宏景科技 30,000.00 30,000.00
合计 135,369.88 135,369.88
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募集资金用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排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不足部分将通过自有资金等自筹方式解决。在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如公司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上述项目建设,公司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在最终确定的本次募投项目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背景
(一)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再加速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加速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经济发展形态。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首次提
出“人工智能+”行动以及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2025 年 7 月 31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突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以及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与实体
经济的融合。未来在产业政策以及国家战略大力支持行业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二)算力基础设施作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基石,随人工智能市场扩容将快速发展
数据、算力和算法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算力基础设施是数据资源底座,是人工智能时代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动力,也是创新、质优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迭代,均需要超大规模的算力基础设施支撑。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进入爆发增长期,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大模型不断涌现,模型参数达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也将带动算力基础设施行业的飞跃式发展。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 1,037.3EFLOPS,并在 2028 年达到 2,781.9EFLOPS,2023-2028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和通用算力规模的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46.2%和18.8%。
AI 大模型训练、推理、云计算、自动驾驶、科学计算等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大量算力和数据中心容量需求,拉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多样化算力需求场景不断涌现,算力赋能效应凸显,我国数据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大模型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已成熟,拉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AI 大模型性能提升所需的千亿级参数训练及应用端繁荣对算力规模的需求,都将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持续深化公司发展战略,推动公司高质量跨越发展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经济、数字中国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国家战略,积极响应“AI+”战略,打造“AI in All”的全局战略思维,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打造新质生产力,重点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算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成果转化。公司在智慧城市业务不断做实做深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算力业务市场地位,深入算力业务产业形态,构建多维度的业务模式,持续强化研发创新能力、夯实人才梯队培训,并以此为公司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支撑。公司将锚定战略目标,通过提升公司现有人员素质,引入外部优秀人才及团队、提高公司管理效率、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产品与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迈向新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四)资本市场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再融资支持,激活全周期服务科技企业新模式
2024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资本市场需要突出金融为民的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更加有力服务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月,证监会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提及加大科技型企业再融资支持力度。提升再融资的有效性和便利性,引导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导向的相关领域。
2025 年 2 月 7 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
意见》,其中科技金融被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实施意见》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将更突出“全生命周期”,以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随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科创沃土将开出更多新质生产力“繁花”。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
(一)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
1、本项目的基本情况
要素 内容
项目名称 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
项目实施主体 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期 12 个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购买高性能算力服务器,并将服务器调优、组网后运营,为
客户提供高效的智能算力服务,进一步拓展公司的算力业务。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算力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高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先进计算暨算力发展指数蓝皮书(2024 年)》,
长 7.8%;同期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长 39%,数字经济规模增长 8%,GDP 增长4.7%,我国算力规模增速和 GDP 增速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等在算力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助推计算技术产业发展。截至
2024 年 6 月底,“东数西算”八大节点投资超 435 亿,带动超 2000 亿投资,机
架规模超 195 万架,上架率约 63%。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发展,一方面 AI 产业化兴起,许多厂商加快了AIGC 的大模型研究和应用开发,赋能众多行业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变革;另一方面产业 AI 化快速推进,互联网、金融、消费、医疗以及政府治理等行业均在积极开展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和数据治理。大模型的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的产业化推进均需要海量的数据存储要求和强大的算力保证,以支撑 AI 训练、推理和应用开发的过程,而智能算力直接决定了 AI 训练、推理和应用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市场对智能算力的需求预计快速增长。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高算力需求,中国智能算力增速高于预期。根据国际数据公司最新预测结果,202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
达到 1,037.3EFLOPS,并在 2028 年达到 2,781.9EFLOPS,2023-2028 年中国智能
算力规模和通用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 46.2%和 18.8%。
图 中国通用算力规模及预测,2020-2028 年
图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及预测,2020-2028 年
数据来源:IDC
同时,智算服务市场正在快速发展。IDC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智算服务
市场整体规模达到 50 亿美元,2025 年将增至 79.5 亿美元,2028 年将达到 266.9
亿美元,2023-2028 年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57.3%。其中,智算集成服务市场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 IaaS)市场是未来重要的两个增量市场,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73%和 79.8%,预计至 2028 年智算集成服务市场规模占比可达47%,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占比达 48%。
图 中国智算服务细分市场规模预测,2023-2028 年
数据来源:IDC
高效的建设、管理和运维能力对于智算服务的成功至关重要,能够确保资
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智算服务商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成功运作经验也变得尤为重要,这些经验不仅能够提升服务质量,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因此,具备强大建管运能力和丰富运作经验的厂商将在新型算力服务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2)把握市场发展先机,提升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随着国家对算力产业研发支持力度增加,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加快转型升级。2024 年,随着生成式 AI、大模型等应用加速落地,算力需求井喷式爆发,新建算力中心逐渐从传统通用算力中心向提供智能算力的方向发展。本项目将按照行业高规格、高标准建设,项目完成后可以使公司抢占算力中心转型发展先机,提升智算技术壁垒,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契机,以智慧算力赋能互联网、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日益增长的场景。
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具有明显的供需关系区域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云计算企业、科技类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及周边产业辐射地区,这些企业的数据密度和复杂度高,对智算中心的市场需求大。在国家一体化算力网、“东数西算”等背景下,上述区域的智算中心稀缺性进一步提升。此外,本地化的布置更有利于满足客户对可靠性、网络连通便捷性、延时低、安全性高、运维和服务响应速度快等需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能够使公司进一步布局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智算中心建设先机,满足区域内快速增长的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3)丰富上市公司业务布局,为企业和政务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上市公司以智慧城市业务起家,多年来积累了大量